遭遇2020年的疫情突變后,中國家電市場出現了新的轉變。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1-5月,全家電品類銷量同比下降0.97%,銷額同比上升18.32%,其中細分品類中大家電、廚房大電、環境健康電器,均價同比均呈現上漲趨勢,高端市場增長明顯。
有行業人士表示,疫情打擊下,過去的零售行業自身難保,加上近期的反壟斷、電商監管更加嚴格,他們很難再憑借自己的渠道優勢對家電企業 “逼良為劣”。而在生存壓力和大宗原材料成本、包裝成本、物流成本等成本壓力下,家電企業現在也只能推新品,賣高端,通過創新來提高銷售利潤。可以說,疫情,反倒讓家電行業開始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電商特供”已成過去式
有段時間,消費者曾遭遇過這樣的現象:線上的產品外形等與實體店的幾乎一模一樣,但價格便宜很多。家電買到手實際使用后,就會發現功能、型號、性能等與實體店的產品有差距。例如一位萬姓消費者在網上旗艦店購買了一臺料理機,實體店里賣300多元,但網上只要200元,但實體店里的機身是不銹鋼,而她網購回來的料理機卻用的是PP塑料材質。
原來,因為自己的產品被零售商壓價太低,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利潤,一些家電廠商做出以次充好,把壓倉貨、瑕疵品甚至次品拿來售賣給消費者。這就是業內有名的“電商特供”款。
為什么家電廠商要做這種自損名譽的行為?有經濟學家表示,這跟我國零售市場特殊的“上游盈利模式”有關。有些網友甚至將其戲稱為“吃大戶”。
所謂“上游盈利模式”是什么呢?顧名思義就是零售商向上游生產供應商要利潤。首先,上游供應商首先要付進場費和條碼費,商家才會“幫你”賣商品。進場費、條碼費是商家“旱澇保收”的凈利潤,與銷售無關。品種越多、新品越多,條碼費就越多,所以商家不斷要求商家提供新品種。“琳瑯滿目”背后其實“濫竽充數”,目的是多收條碼費。
其次,商品進店后所有權還是屬于上游供應商。也就是說商品賣得好,商家與供應商利潤分成;賣得不好,供應商還得將商品運回去。期間造成的各種二次成本當然由供應商承擔。
最后,所謂的“618”、“818”、“雙十一”等促銷“節日”,這些成本由上游供應商承擔。
為什么說這種盈利模式特殊呢?因為在其他國家的零售模式中,采用的是“下游盈利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顧客購買是商家盈利的唯一來源。商家根據市場需求和預判,向廠商(供給側)下單,廠商按合同生產發貨,貨到驗收合格后商家付款。這時的商品所有權轉移到商家手里,已與生產商無關。最后,商家在進價基礎上加價銷售。這意味著,商品好不好賣、是否能吸引消費者,全是零售商自己來承擔。德國ALDI(阿爾迪)、LIDL,美國的Costco等,就是這樣的例子。
因此,這些零售商平時并沒有那么多五花八門的促銷節日,而是統一在黑色星期五進行讓利促銷,真正地通過讓出自己的部分利潤來回饋消費者平日對自己的支持。為了讓自己的商品能夠賣得更好,這些零售商不僅要清楚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且還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才能從競爭對手那邊爭取更多的消費者光顧。
那么我國的零售商遵循的“上游盈利模式”帶來了什么呢?其一,由于渠道商主要精力放在上游商品“入住”數量上,供應商很難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只能被渠道商做了手腳的大數據所欺騙而沾沾自喜;其二,渠道商只需要向上游供應商拿利潤,自然地降低了自己的管理效率和能力,錢來的太容易,就胡亂鋪張浪費,形成效率與成本的“內卷”循環;其三,為了彌補渠道商收取的“宣傳費”,供應商要么提價,要么以次充好,而在價格戰的浪潮下,供應商只能選擇以次充好,這就導致“電商特供”款的出現。
隨著監管的加劇和消費升級的發展,中國消費市場也開始恢復冷靜,價格戰很難再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電商特供”也成為了過去式。
新消費時代 家電企業怎樣打開銷路
消費升級浪潮和互聯網數字技術正在重塑整個消費市場,很多消費者正在建立以購買某個產品作為生活目標,這種商品一般擺脫了產品本身的剛需功能,同時,也非純粹意義上的為了炫耀的消費。新時代新消費理念已經發展成為購買過程的享受,包括購買后身份象征的提升,自我價值實現,消費福利的滿足等。
這正如馬斯洛理論中所提出的,當低級需要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人們就會產生更加高級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如今隨著消費升級的發展,人們開始不再滿足于低級的需求,并開始出現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對供應商而言也意味著更高的要求。
以家電市場為例,在今年的618市場中,高端產品銷售占比提升,具體到細分品類,彩電65吋以上大屏結構比達38.1%,中高端占比提升;白電產品注重健康、智能、舒適、環保產品,8000元以上高端柜機銷量同比增長230%;熱水器新品價格向高價位扎堆;清潔電器推新賣貴成主旋律,各品類均價呈現不同幅度上漲。
此外,在互聯網科技的幫助下,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細分化,如興趣方面的劃分如游戲、動漫、歷史等,還有不同的人群劃分如母嬰、老人、兒童等,由此產生了多種不同的細分市場,這些消費者目標明確,需求明確,需要有企業為他們量身定做更好更優質的產品,為此也不惜花費更多的金錢。
伴隨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向前發展,家電企業要想打開銷路,就要緊跟消費市場的變化,改變自己的營銷策略,通過對產品的不斷創新,為消費者帶去更好的產品體驗,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持續推動家電市場整體發展和創新。
一、公司核心動態與行業展會2025 國際網印數碼展參展信息加貝科技將亮相2025 中國(上海)國際網印及數字化智能印刷展(8 月 7-9 日,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 W2 館 B19 展位),重點展示環保硅膠材料在鞋服、電子、醫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此次展會以 “數字融合 綠色發展…
一、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升級2025 年 5 月,公司通過引入金蝶云星辰企業服務平臺,構建了CRM + 生產 + 業財稅一體化管理體系,實現從客戶營銷到訂單執行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這一轉型解決了傳統生產排期繁雜、成本核算不精準等痛點,尤其通過云蝶生產管理系統優化了 BOM…
2025 年 8 月 26 日,一場備受矚目的家電零部件展會在深圳盛大開幕,深圳市原富康膠水有限公司作為行業內的知名企業,攜眾多創新產品精彩亮相,吸引了大量參展商與觀眾的目光。深圳市原富康膠水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6 月 8 日,多年來專注于膠水領域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在絕緣材料行業的版圖中,南華絕緣材料有限公司正以其卓越的表現,成為一顆閃耀的明星。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在絕緣材料生產的前沿陣地,不斷探索創新,為眾多行業提供了優質的絕緣解決方案。南華絕緣材料有限公司坐落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林港創業園,擁有占地…
近日,福州景騰精工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在行業內再次引起廣泛關注。作為一家在橡膠和塑料制品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景騰精工不斷以創新技術和優質產品,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自 2016 年成立以來,景騰精工始終專注于橡塑制品的研發與生產,目前已擁有多項自主專利,在行業內樹…
近日,深圳昌寧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注冊資本 500 萬人民幣,這一舉措標志著該公司正式進軍光電科技領域。據天眼查 App 顯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阮云剛,由深圳市昌寧盛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壹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深圳市昌寧盛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